序号 | 课题名称 | 推荐类别 | 主持人 | 申报单位 | 备 注 |
1 | 高质量发展战略下智慧林业虚拟教研模式探究 | 重点 | 曹福亮 | 林学院 |
|
2 | 林业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重点 | 赵剑锋、王军 | 信息院 |
|
3 | 高校校园马拉松活动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融合实践与效果评估 | 重点 | 李欣悦 | 体育部 |
|
4 | 认知-体验-行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模式创新研究——以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教育体系为例 | 重点 | 徐登伟、徐信武 | 学工处 | 交大出版 |
5 | 基于江苏省本科类产业教授制度的“四新”人才育人机制研究 | 重点 | 李维林 | 校办 | 创新创业 |
6 | 三角协调理论视野下的行业特色高校一流专业理论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 | 重点 | 刘奕琳、高江勇 | 规划处 |
|
7 |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重点 | 杨加猛 | 国教院 | 创新创业 |
8 | 双碳背景下林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路径及创新模式研究 | 重点 | 圣倩倩、周统建 | 园林院 | 教师大赛 |
9 |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 重点 | 林海峰、蒋安纳 | 信息院 |
|
10 | “多元协同一体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重点 | 夏常磊、张兴春 | 材料院 | 创新创业 |
11 |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林业类本科专业“产-教-研-创”培养模式探索 | 一般 | 黄曹兴、刘兴光 | 化工院 | 创新创业 |
12 | 产教融合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践与创新 | 一般 | 王志国、金永灿 | 轻工院 |
|
13 | “双一流”背景下提升环境类学生双创能力的对策研究 | 一般 | 吴光瑜 | 生物院 | 创新创业 |
14 | 国际传播能力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 一般 | 张鲁宁 | 外语院 | 外研社 |
15 |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要素、结构设计与实现途径的研究-以《园林工程估价务实》课程为例 | 一般 | 陈永霞 | 土木院 |
|
16 | 产教融合视域下“四维四链四共”的包装工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一般 | 徐丽 | 材料院 | 东大出版 |
17 | 林业院校新农科双创人才培养研究 | 一般 | 葛省波 | 材料院 | 创新创业 |
18 | 基于“互联网+”大赛的化工类创新人才“赛教融合、以赛促教的探索与实践 | 一般 | 顾晓利、董波 | 化工院 | 创新创业 |
19 | 面向新农科的林业特色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 一般 | 周鑫、连之娜 | 化工院 | 创新创业 |
20 | 面向新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与共享应用 | 一般 | 翟恩昱、张远兰 | 机电院 |
|
21 | 高校产教融合政策执行阻滞研究 | 一般 | 沈艳华 | 淮安校区 | 东大出版 |
22 | 农林院校自动化类专业学生创新竞赛创业培育与指导体系 | 一般 | 朱婷婷、倪超 | 机电院 | 创新创业 |
23 | “三方协同四轮驱动”家居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一般 | 赵中元 | 家居院 | 创新创业 |
24 | 党建引领的交通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一般 | 朱震军 | 交通院 |
|
25 | 基于我国产业学院建设情况分析产教融合形态演化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 一般 | 沈俣 | 教务处 |
|
26 | 新农科背景下的智慧林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一般 | 杨莉 | 科技处 |
|
27 | 以ISO理念开展二级学院工程教育认证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 一般 | 沙野、罗振扬 | 理学院 |
|
28 | 新农科背景下林科院校传统特色专业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以森林保护学专业为例 | 一般 | 黄麟 | 林学院 |
|
29 | 智慧时代背景下的体育艺术表演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 | 一般 | 戈俊 | 体育部 |
|
30 | “技术赋能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专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 一般 | 杨青、业巧林 | 信息院 | 东大出版 |
31 | 基于中国传统花文化的“333”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一般 | 文书生 | 园林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