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与北京昊科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新时代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论坛”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8·秋)期间成功举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吉林省教育厅原党组书记、高校工委书记孙维杰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联系中心、双元教育产业研究院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相关领导参会并作主题报告。 孙维杰监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整整一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希望大家积极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形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把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目标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国家战略实施和人工智能及信息化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论坛中,六位教育界、企业界相关专家发言。北京昊科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丹作题为《新时代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的报告;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联合大学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鲍泓作题为《智能时代新工科教育与学习空间再造》的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闫纪红作题为《面向智能制造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联系中心秘书长、全国移动互联机器人职教集团秘书长盛鸿宇作题为《数字经济下新工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的报告;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副主任刘树青作题为《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教学》的报告;双元教育产业研究院院长、安尼森教育科技总经理刘虎城作题为《新工科创新班试点进展——以贵阳学院为例》的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