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交院杯”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圆满闭幕

发布日期:2017-04-06访问量 :4

       2017年4月1日上午,以“科技交通·绿色旅程”为主题的“南京城交院杯”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颁奖典礼暨闭幕仪式在我校教五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出席本次闭幕式的领导及嘉宾有教育部交通运输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分委员会秘书长关宏志、副主任委员杨晓光、副主任委员邵春福,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王浩、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委书记郑加强、江苏省住建厅规划处处长施嘉泓、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庆、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张坚平、南京交通学会秘书长张希贵、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刘攀、副院长陈峻、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郑长江、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王卫杰、南京理工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徐永能、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闵永军、南京林业大学校团委书记高健、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晶、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干等,此外,参加闭幕式的还有各参赛高校代表及我校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本次会议由交通院院长马健霄教授主持。


       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王浩教授代表承办方向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参赛院校、合作单位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反映出开展该赛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创新精神、高素质人才的学生一直是南京林业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最后,他对大赛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继续做好、做强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这类平台,进一步完善比赛机制,打造高水平竞赛平台;二是继续用好这类平台,在学生竞赛基础上充分进行教学改革,开拓新型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成果的共同研究模式;三是注重大赛研发成果的科技转化,让大赛成为高校创新创业的新平台,增强与企业的互动。

       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庆致辞,徐庆肯定了本次大赛的意义,他说交通科技大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广泛参与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也是高校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锻炼大学生科技素质、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大赛也推动着城市与交通的健康发展、引领着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绿色安全方向。他说,今年大赛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学校作品,尤其邀请了省外高校参加,这种包容、交流、共赢的理念也是值得鼓励的。


       本次大赛赞助商代表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教授向承办本次比赛的南京林业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南京城交院与各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合作,希望通过交通科技大赛的平台,继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提供持续推动力。


       据悉, 本次大赛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交通协会承办,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区域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大赛前身为南京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3月31日至4月1日,以“科技交通·绿色旅程”为主题,涵盖了低碳智能等特色的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大赛共收到来自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工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19所高校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作品69件,其中有55件作品通过专家委员会双向匿名评审进入决赛。

       本届大赛设四个竞赛小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两组)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组四个方向。共决出了一等奖6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20个。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所属高校

作品名称

指导老师 

组员

东南大学

基于多源实时数据的城市地面公交运行瓶颈识别

杨敏,陈学武

王楠,罗小康,朱梅,赵怡原,祁辉

东南大学

城市隧道通风井的安全遮光装置设计

胡晓健

周佳玮,吕泰然,王成晨,秦依,张真铨

河海大学

城市隧道及高架道路交通事故逆向救援方案

杜牧青

钱文雯,吴季恒,谭和清,林初染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可变线路定制公交软件平台开发

韩宝睿

孙雅丽,俞征绚,董骁

南京理工大学

“懂你”的智能方向盘

郭唐仪

邹振东,王潇,李智意,平安,孙泽慧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车载灯光自动跟踪系统的研究

吕立亚,汤勇

寇雯彬,尹晨浩,姚禹,申艳红,周健

二等奖

所属高校

作品名称

指导老师

组员

东南大学

基于车路协同的城市信号交叉口车速引导系统的设计及开发

曲栩

戴昀琦,罗玉洁,刘诚恺,吴坤润,李林泽

南京林业大学

干道绿化带特性对驾驶人的视觉影响研究

盛玉刚

王奎元,宋婉璐,董雪妮

河海大学

面向行车预警的安全车距模型研究

徐鹏,赵星

徐珊珊,叶奕辰,熊天成,席海角

苏州大学

基于动态交通模型的高速公路网时变交通状态分析

王翔

谢金宏,唐思颖,温帅,赵晨阳,赵坡

河海大学

一种考虑老化和水损害耦合作用对OGFC性能影响的室内模拟装置

吴建涛,刘云

杨滔,吴小韵,杨帅,周若愚,李嘉浩

扬州大学

高速公路跨越式应急救援疏导车设计

于世军,丁小龙

罗洪林,赵方粒,董亚超,郑利瑶,汪正勇

南京理工大学

易停易寻地下停车微导航系统

郭唐仪

姜建萍,丁俊杰,曹琢健,黄思婷

东南大学

基于交叉口车辆视频的机动车交通冲突提取与评价

王昊

黎萌,汪晓寒,史科,汪进成

东南大学

考虑轨迹时序特征的智能手机出行方式识别精确度优化方法

季彦婕

樊海润,张一豪,臧铭哲,吴子馨,张娴慧

南京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充电桩车位预约与停车诱导系统

徐永能

陶婷,韩宗炎,罗蕊,段志伟,徐超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互联网终端系统控制的多功能智能交通护栏

逄焕平

程亚杰,胡逸俊,肖炎,邱明权,刘勇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公共车辆火灾智能探测与破窗系统设计

谭菊琴,余佳

胡毅枫,李吕婷,李兵

河海大学

基于车联信息继发式主动传输的驾驶辅助装置设计

沈金星,郑长江

翟慧,杨婷,王天童,刘安

南京理工大学

C2C快递顺风托递托取信息平台开发

陈新

黄紫霄,褚琳,陈思迪,孙玉虎,周子聪

三等奖

所属高校

作品名称

指导老师

组员

南京林业大学

平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手册

陆涛

李秀慧,丁纯璐,王羽尘,鲍志颖

河海大学

针对时变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计划编制工具

赵星

孙俊莹,侯中燕,吴晓雪

南京理工大学

一站式微公交出行管理系统

徐永能

肖添文,华丹琼,陈涵娟,王杰瑞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交叉口推荐速度系统研究

余佳

赵银庚,茆鹏飞,曹婷,鲍妍,董可可

南京工业大学

基于泊松过程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规律分析

王卫杰

李凡,熊炜,居潇凡,滕敏

宁波工程学院

脱硫灰磷酸盐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温小栋,冯蕾

陈立,寿柳嫣,刘卜丹,章誉耀,陈锡芹,丁泽南 ,杨淳栋

东南大学

基于车辆-轮胎-路面耦合仿真系统的沥青路面类型决策方法研究

黄晓明

覃忠余,任隽丰,朱雅婧,汪锐,姜嘉玲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新型的开启桥设计——“抽屉桥”

陆涛

王羽尘,江毓,史翎,鲍志颖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泥石流预警的高速公路边坡安全监测系统

胡启洲

冀楠,陈攀,王欢,朱玉茹,向园祉

南京林业大学

综合交通枢纽内行人交通导向标线的设计优化

潘义勇

田宇宁,葛梅,邢宇涵,袁立立

河南理工大学

“互联网”+非触方式信号控制路段过街系统

李香红

殷凯,闫天朋,任国庆,李云飞,陈硕

山东建筑大学

基于互联网+的需求响应式大学生节假日汽车客运服务定制系统

时柏营,张瀚月

商学成,薛亮亮,穆洪桥,刘安鹏,杜天佑

宁波工程学院

面向公交信号优先通行的时空一体化模型

郭璘,黄宝涛

袁秋芳,陈莎雯,叶骐铭,张琳,严勇力

南通大学

基于在线预约的公共租赁自行车智能调度平台设计与实现

魏明,孙博

孙荣,刘志东,张琪

淮阴工学院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非机动车道道闸栅栏研究

吴鼎新,胡思涛

韩蕊,王家志,张钰雪,凌苗苗,靖谦

合肥工业大学

新型汽车落水救生系统

范传刚,唐飞

张萍,詹志,张凯凯,韩亚雄,李嘉璐

南京农业大学

基于冷链物流的分舱双模式农产品保鲜集装箱设计

刘杨

张芙,卢山,戴其宝,伊笑莹

河海大学

大型车右转弯安全预警与防护系统

李红伟,郑长江

钟馨,董雨婷,张婷,方颖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自动挡车辆喷油嘴断油及制动控制系统

韩雪,王笛

陈磊,马越,李刚,陈静,茆天戈

宁波工程学院

基于车厢拥挤度的宁波地铁站PIS方案设计

周继彪,张敏捷

毛天琪,方晨晨,刘斌涛,王依婷,朱鑫

大赛评委关宏志教授对大赛进行点评,他对参赛作品作了充分肯定,他说,很欣慰也更愿意看到同学们自己的创意;作为交通人,要为交通科学、为人类提供一个美好的未来;要用道德引领我们的发展,就像白居易的诗“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一样,做学问也要有人文情怀。

最后,经大赛组委会一致决定,大会宣布东南大学成为下一届大赛的承办单位,并举行了隆重的会旗交接仪式。

科技引领未来,创兴驱动发展。“南京城交院杯”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南京林业大学胜利闭幕。最后也预祝下一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圆满成功。

      自交通学院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引导和组织,同学们参与各类竞赛的热情高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本次大赛中,学院共派出7支代表队参赛,获得一等奖  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