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上午,以“科技交通·绿色旅程”为主题的“南京城交院杯”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颁奖典礼暨闭幕仪式在我校教五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出席本次闭幕式的领导及嘉宾有教育部交通运输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分委员会秘书长关宏志、副主任委员杨晓光、副主任委员邵春福,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王浩、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委书记郑加强、江苏省住建厅规划处处长施嘉泓、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庆、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张坚平、南京交通学会秘书长张希贵、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刘攀、副院长陈峻、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郑长江、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王卫杰、南京理工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徐永能、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闵永军、南京林业大学校团委书记高健、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晶、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干等,此外,参加闭幕式的还有各参赛高校代表及我校各学院教学副院长。本次会议由交通院院长马健霄教授主持。 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王浩教授代表承办方向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参赛院校、合作单位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反映出开展该赛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创新精神、高素质人才的学生一直是南京林业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最后,他对大赛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继续做好、做强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这类平台,进一步完善比赛机制,打造高水平竞赛平台;二是继续用好这类平台,在学生竞赛基础上充分进行教学改革,开拓新型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成果的共同研究模式;三是注重大赛研发成果的科技转化,让大赛成为高校创新创业的新平台,增强与企业的互动。 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庆致辞,徐庆肯定了本次大赛的意义,他说交通科技大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广泛参与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也是高校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锻炼大学生科技素质、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大赛也推动着城市与交通的健康发展、引领着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绿色安全方向。他说,今年大赛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学校作品,尤其邀请了省外高校参加,这种包容、交流、共赢的理念也是值得鼓励的。 本次大赛赞助商代表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教授向承办本次比赛的南京林业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南京城交院与各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合作,希望通过交通科技大赛的平台,继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提供持续推动力。 据悉, 本次大赛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交通协会承办,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区域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大赛前身为南京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3月31日至4月1日,以“科技交通·绿色旅程”为主题,涵盖了低碳智能等特色的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大赛共收到来自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工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19所高校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作品69件,其中有55件作品通过专家委员会双向匿名评审进入决赛。 本届大赛设四个竞赛小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两组)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其它组四个方向。共决出了一等奖6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20个。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大赛评委关宏志教授对大赛进行点评,他对参赛作品作了充分肯定,他说,很欣慰也更愿意看到同学们自己的创意;作为交通人,要为交通科学、为人类提供一个美好的未来;要用道德引领我们的发展,就像白居易的诗“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一样,做学问也要有人文情怀。 最后,经大赛组委会一致决定,大会宣布东南大学成为下一届大赛的承办单位,并举行了隆重的会旗交接仪式。 科技引领未来,创兴驱动发展。“南京城交院杯”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在南京林业大学胜利闭幕。最后也预祝下一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圆满成功。 自交通学院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引导和组织,同学们参与各类竞赛的热情高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本次大赛中,学院共派出7支代表队参赛,获得一等奖 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
|